成績公佈:
未來AI藝術 亞太青銳AIGC創意大賽

2025未來AI藝術 亞太青銳AIGC創意大賽 圓滿收官
在 2025 年的數字浪潮中,備受矚目的亞太青銳 AIGC 創意大賽於眾人殷切期盼下圓滿落幕。本屆大賽憑藉「場景化命題 + 自由命題」雙軌賽制、濃郁的科技藝術氛圍與文化創新底蘊,成功吸引了亞太地區數萬名青少年創作者踴躍參與,在校園創客空間、數字藝術領域掀起了一股熱烈的 AIGC 創作浪潮。大賽始終秉持提升參賽青少年綜合 AI 創作素養與技術應用能力的核心理念,著重培養他們的數字審美感知力、AI 工具駕馭能力、文化內涵轉譯能力,以及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數字技術融入創作的關鍵本領,助力青少年在科技藝術融合的道路上紮根成長、展翅高飛。
一、評分標準詳解
(一)AI 技術應用精準度
計分方式
每位參賽青少年的得分與其作品中展現的 AIGC 技術應用能力緊密相連。技術維度涵蓋模型選擇(如風格遷移、生成對抗網絡的匹配度)、提示詞工程(邏輯層級、細節描述精度)、參數調校(生成分辨率、風格統一性控制)、多工具協同(圖文生成、動效渲染、交互編程的銜接)等多個方面,難度層次各異。比賽中,能熟練駕馭複雜技術組合且呈現效果精准的參賽者,將獲得較高權重的分數。例如:
-
在數字繪畫賽道中,選手以「敦煌壁畫新生」為主題,通過精細提示詞還原壁畫礦物顏色質感,配合風格遷移技術融入現代構圖,生成作品既保留飛天飄帶的流動韻味,又具備數字藝術的層次感;
-
在短視頻賽道中,參賽者運用 AI 生成動畫技術還原傳統皮影戲,通過關鍵幀調校確保動作流暢,搭配語音合成技術還原經典唱段,實現傳統藝術的數字化轉譯;
-
在交互設計賽道中,如基於 NFC 技術的文化互動裝置,從圖像識別到動態反饋的技術鏈路完整,用戶觸發響應延遲低於 0.5 秒,展現出紮實的技術落地能力。
這類在 AI 技術應用精準度上表現卓越的選手,得分會遠超僅能完成基礎生成的參賽者。
重要性
AI 技術應用精準度在整個評分體系中佔據核心地位,它直接反映出參賽青少年對 AIGC 工具的掌握程度,對技術參數的調控精度,以及能否靈活借助技術實現藝術構思,是衡量參賽者科技素養的關鍵指標。
進一步細分
依據比賽賽道的不同,如數字 IP 設計(考查角色形象的一致性生成、商用價值潛力,例如將傳統瑞獸與現代卡通風格融合,生成系列可衍生形象)、聲音創作(重點檢驗語音情感匹配度、音樂風格還原度,如用 AI 合成技術復刻傳統戲曲唱腔)、代碼藝術(考察算法邏輯與視覺呈現的統一性,如通過生成藝術還原書法筆墨的隨機性)等,分別進行評估。同時,針對不同年齡組別,評判標準會結合青少年技術認知特點,在工具複雜度、作品完成難度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整,確保評分的公平性與科學性。
(二)創作理解與表達深度
情感與主題的計分
對於在比賽中能深度理解創作主題、用獨特方式詮釋文化內涵的選手,評審團會依據其作品展現出的創意獨特性、與主題的契合度,以及文化元素傳達的準確性,展開綜合評分。
合理性
主要審視參賽青少年在創作中能否根據文化題材的歷史背景、精神內涵,形成合理的技術表達邏輯。例如,在以「中軸線記憶」為主題的比賽中,選手通過 AI 圖像生成技術還原天壇祈年殿的鬥拱結構,配合虛擬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參觀場景,既還原建築的工藝細節,又傳達出傳統建築的空間哲思;在以「非遺匠心」為主題的比賽中,創作蠟染工藝數字化作品時,避免過度銳化的現代濾鏡,通過參數調校保留蠟裂紋理的自然質感,呈現符合非遺特質的藝術表達。
表達創新度與主題解讀深度
對於能夠以青少年視角解讀傳統文化,運用跨維度表達方式(如靜態生成 + 動態展示 + 交互體驗),同時具備產業化思考的選手,將給予特別加分。大賽大力鼓勵參賽者突破單一技術應用,運用創造性思維實現文化創新。例如,在演繹「傳統節氣」主題時,將節氣詩詞通過 AI 轉化為動態水墨短片,同步生成可印製的冰箱貼圖案,實現藝術創作與文創落地的銜接;或者在數字 IP 創作中,為傳統神話角色設計元宇宙身份系統,賦予其符合現代審美的性格設定與視覺形象。
評分重點
參賽青少年在比賽中展現出的對文化主題的深刻理解、獨特的技術表達構思,以及運用 AIGC 實現文化傳播的能力,是整個評分環節的關鍵依據。尤其是在創作跨媒介作品時,選手所展現出的技術整合能力和文化轉譯精度,更能凸顯參賽者的綜合素養。
(三)作品呈現與產業潛力
呈現要求
參賽青少年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的創作與多維度呈現,無論是單一媒介作品的精細度,還是跨媒介作品的協同性,超時或未能完整呈現技術文檔(如生成過程說明、技術路徑圖),極有可能影響最終得分。這旨在模擬真實數字創作場景中的時間約束與規範要求,鍛煉參賽者的項目規劃與執行能力。每一場比賽中,都要求參賽者合理分配技術調試與藝術優化的時間,確保在規定時間內發揮出最佳水準。
綜合表現與加分機制
在比賽中展現出清晰的商業化思考,作品在風格統一性、主題聚焦度上表現突出,且在技術應用和文化表達方面均表現出色的參賽者,將獲得額外的產業潛力加分。這意味著不僅要在技術和創意上優異,還需具備市場思維,體現出參賽者在數字文化產業領域的發展潛力。
考核目的
作品呈現與產業潛力旨在測試參賽青少年在真實創作場景中的綜合能力,這在數字內容創作、文化產業實踐及未來職業發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能力。例如在文創產業中,優秀的 AIGC 作品需兼具藝術價值與商用潛力,良好的呈現方式與產業規劃能夠確保作品實現文化傳播與市場價值的雙重目標。
二、成績公佈
經過文化學者、AI 技術專家、數字藝術家組成的評審團嚴謹細緻的評審,本次大賽的成績現已正式公佈。參賽者可登錄大賽官方網站,在個人參賽頁面輸入相關資訊,查詢自己的比賽成績、獲獎情況及評委點評。獲獎名單涵蓋了各個年齡段、不同地區的優秀選手,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了卓越的 AIGC 技術應用能力與獨特的文化創新視角,為亞太地區的數字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致感謝與展望
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參賽青少年的熱情投入、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行業專家的專業支持,以及眾多支持者的大力協助。在此,亞太青銳 AIGC 創意大賽組委會向所有為大賽付出心血的人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我們由衷期待,在下一屆大賽中,能與更多熱愛科技與藝術的青少年再度相逢。本屆大賽啟動的「未來創作者」培養計劃將持續推進,通過产学研協同為參賽者提供技術指導與成果轉化支持。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讓每一位參賽者都能在 AIGC 藝術的世界中繼續探索,不斷提升自我,展現出更高的技術水準與創意視野,創作出更多閃耀著科技光芒與文化靈魂的作品,共同見證數字藝術在亞太地區的更多精彩發展,為亞太地區的青少年科技藝術教育與文化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中文姓名 | 組別 | 獎項 | 區域 |
---|---|---|---|
Cheah Soi Lan | 公開組 | 金獎 | 馬來西亞 |
李沛穎 | S4-S6 | 金獎 | 台灣 |
李倬延 | 公開組 | 金獎 | 香港 |
張馨喻 | 公開組 | 金獎 | 台灣 |
Andy Poo | 公開組 | 金獎 | 新加坡 |
BERNICE YEW WEN XI 姚玟熙 | P1-P3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江芯語 | S4-S6 | 金獎 | 台灣 |
呂詩苹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鍾芷琳 | 公開組 | 超級金獎 | 台灣 |
龔詩彤 | 公開組 | 銀獎 | 澳大利亞 |
李亦萱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陳沛遙 | 公開組 | 優異獎 | 澳門 |
鄭芳慧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王紫薇 | 公開組 | 優異獎 | 香港 |
高詩梅 | 公開組 | 銀獎 | 香港 |
吳芷蓉 | 公開組 | 超級金獎 | 香港 |
江美琪 | S4-S6 | 銀獎 | 香港 |
何采芳 | P1-P3 | 銅獎 | 香港 |
段雅琳 | S4-S6 | 銀獎 | 香港 |
馮詩韻 | S1-S3 | 銅獎 | 香港 |
李亦柔 | S1-S3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陳沛綺 | S1-S3 | 銀獎 | 馬來西亞 |
鄭芳綺 | S4-S6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王紫玟 | P1-P3 | 金獎 | 馬來西亞 |
高詩瑜 | S4-S6 | 銅獎 | 馬來西亞 |
吳芷菁 | S1-S3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江美慧 | S1-S3 | 超級金獎 | 馬來西亞 |
何采筠 | S4-S6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段雅婷 | P1-P3 | 金獎 | 澳大利亞 |
王紫柔 | S4-S6 | 銀獎 | 新加坡 |
高詩琪 | S1-S3 | 銀獎 | 澳門 |
吳芷萱 | S1-S3 | 優異獎 | 香港 |
江美瑩 | P1-P3 | 銅獎 | 香港 |
何采菲 | S4-S6 | 優異獎 | 香港 |
段雅媛 | S1-S3 | 金獎 | 馬來西亞 |
馮詩菁 | S1-S3 | 銀獎 | 馬來西亞 |
李亦璇 | S4-S6 | 超級金獎 | 澳大利亞 |
陳沛琳 | P1-P3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鄭芳薇 | P1-P3 | 超級金獎 | 馬來西亞 |
王紫蓉 | S4-S6 | 優異獎 | 澳大利亞 |
高詩 | S1-S3 | 銀獎 | 澳門 |
吳芷穎 | S1-S3 | 銅獎 | 澳門 |
江美娟 | S4-S6 | 優異獎 | 澳門 |
何采白 | P1-P3 | 銅獎 | 澳門 |
段雅筠 | 公開組 | 優異獎 | 台灣 |
馮詩瑜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梁芷葳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楊詩璇 | 公開組 | 銀獎 | 台灣 |
孫香蓮 | S4-S6 | 優異獎 | 台灣 |
許雅慈 | P1-P3 | 銅獎 | 台灣 |
翁紫涵 | S4-S6 | 優異獎 | 台灣 |
鄭姿慶 | S1-S3 | 金獎 | 台灣 |
劉詩瑤 | S1-S3 | 銅獎 | 中國 |
劉采珊 | S4-S6 | 銅獎 | 澳門 |
賴雅潔 | P1-P3 | 優異獎 | 澳門 |
蕭紫薇 | 公開組 | 銅獎 | 新加坡 |
梁芷伶 | 公開組 | 優異獎 | 新加坡 |
楊詩筠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孫香菱 | S4-S6 | 銅獎 | 中國 |
許雅雯 | P1-P3 | 銀獎 | 台灣 |
翁紫鋹 | 公開組 | 銅獎 | 台灣 |
鄭姿瑩 | 公開組 | 銀獎 | 台灣 |
劉詩晴 | 公開組 | 優異獎 | 台灣 |
朱沛璇 | S1-S3 | 銅獎 | 台灣 |
方语琴 | S1-S3 | 優異獎 | 台灣 |
金慧琳 | S4-S6 | 銀獎 | 馬來西亞 |
侯芷莹 | P1-P3 | 銅獎 | 韓國 |
秦诗颖 | 公開組 | 銅獎 | 台灣 |
史依璇 | 公開組 | 優異獎 | 台灣 |
毛梦娴 | 公開組 | 銅獎 | 台灣 |
顾静岚 | S4-S6 | 銀獎 | 台灣 |
孟思晴 | P1-P3 | 銅獎 | 台灣 |
严紫琳 | 公開組 | 銀獎 | 新加坡 |
傅雨昕 | 公開組 | 優異獎 | 新加坡 |
章语琴 | S1-S3 | 銅獎 | 新加坡 |
薛慧琳 | S1-S3 | 優異獎 | 新加坡 |
闫宇澄 | S4-S6 | 銀獎 | 韓國 |
熊婉蓉 | P1-P3 | 銅獎 | 馬來西亞 |
白芷莹 | 公開組 | 銅獎 | 澳門 |
杜诗颖 | 公開組 | 優異獎 | 澳門 |
邹依璇 | 公開組 | 銅獎 | 澳門 |
雷梦娴 | S4-S6 | 優異獎 | 澳門 |
贺静岚 | P1-P3 | 銀獎 | 澳門 |
殷思晴 | 公開組 | 銅獎 | 澳門 |
施紫琳 | 公開組 | 銅獎 | 馬來西亞 |
陶雨昕 | 公開組 | 優異獎 | 台灣 |
洪语琴 | S4-S6 | 銅獎 | 台灣 |
翟慧琳 | P1-P3 | 銀獎 | 台灣 |
安宇澄 | 公開組 | 銅獎 | 台灣 |
颜婉蓉 | 公開組 | 銅獎 | 馬來西亞 |
倪芷莹 | S1-S3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严诗颖 | S1-S3 | 銅獎 | 馬來西亞 |
牛依璇 | S4-S6 | 優異獎 | 澳門 |
温梦娴 | P1-P3 | 優異獎 | 澳門 |
芦静岚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季思晴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俞紫琳 | 公開組 | 銀獎 | 香港 |
章雨昕 | S4-S6 | 優異獎 | 香港 |
容慧珊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鲁语琴 | S4-S6 | 銀獎 | 香港 |
葛慧琳 | P1-P3 | 銅獎 | 台灣 |
柳宇澄 | 公開組 | 銅獎 | 台灣 |
庄婉蓉 | 公開組 | 優異獎 | 台灣 |
林翊辰 | S1-S3 | 銅獎 | 台灣 |
陈瑾言 | S1-S3 | 優異獎 | 香港 |
杨书尧 | S4-S6 | 銅獎 | 香港 |
周慕谦 | P1-P3 | 優異獎 | 澳門 |
吴昕然 | 公開組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郑楚航 | 公開組 | 銀獎 | 馬來西亞 |
孙逸帆 | 公開組 | 銅獎 | 馬來西亞 |
胡梓烨 | S4-S6 | 銅獎 | 澳門 |
何知遥 | P4-P6 | 優異獎 | 澳門 |
宋星野 | P4-P6 | 銅獎 | 馬來西亞 |
徐知许 | P4-P6 | 銀獎 | 馬來西亞 |
邓景和 | P4-P6 | 金獎 | 馬來西亞 |
韩亦川 | P4-P6 | 超級金獎 | 香港 |
彭叙白 | P4-P6 | 優異獎 | 香港 |
萧景澜 | P4-P6 | 銀獎 | 香港 |
董昭然 | P4-P6 | 金獎 | 香港 |
杜砚秋 | P4-P6 | 銅獎 | 澳大利亞 |
姜叙然 | P4-P6 | 優異獎 | 澳大利亞 |
谭星屿 | 公開組 | 銅獎 | 澳門 |
陆昭宁 | 公開組 | 銀獎 | 馬來西亞 |
范景澄 | 公開組 | 銅獎 | 馬來西亞 |
石砚宁 | S4-S6 | 銅獎 | 馬來西亞 |
邹星遥 | P4-P6 | 優異獎 | 澳門 |
熊明谦 | P4-P6 | 銅獎 | 馬來西亞 |
陆知许 | P4-P6 | 優異獎 | 馬來西亞 |
孔昭然 | P4-P6 | 銅獎 | 馬來西亞 |
白砚秋 | P4-P6 | 優異獎 | 香港 |
龙昭宁 | P4-P6 | 優異獎 | 香港 |
史星屿 | P4-P6 | 銀獎 | 香港 |
汤景澄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黎砚宁 | 公開組 | 銅獎 | 香港 |
常星遥 | 公開組 | 優異獎 | 香港 |
武明谦 | S4-S6 | 銅獎 | 香港 |
夏知许 | P4-P6 | 銀獎 | 香港 |
丁昭然 | P4-P6 | 銅獎 | 澳門 |
魏砚秋 | P4-P6 | 優異獎 | 新加坡 |
邵昭宁 | P4-P6 | 銀獎 | 新加坡 |
孟星屿 | P4-P6 | 銅獎 | 新加坡 |
向景澄 | P4-P6 | 銅獎 | 澳門 |
舒砚宁 | P4-P6 | 優異獎 | 香港 |
柯星遥 | P4-P6 | 銅獎 | 香港 |
纪明谦 | S4-S6 | 銀獎 | 中國 |
梅知许 | S4-S6 | 銅獎 | 中國 |
凌昭然 | S4-S6 | 銅獎 | 中國 |
屈砚秋 | S4-S6 | 優異獎 | 台灣 |
喻昭宁 | S4-S6 | 銅獎 | 台灣 |
祁星屿 | S4-S6 | 優異獎 | 台灣 |